设为首页收藏labplus社区产品资料库
10
积分值+2
5
掌控币+1
0  关注
36  粉丝
27  帖子
大于
2020年04月27日

#首届“掌控板”教学应用设计大赛#【教学设计】我爱游戏_掌控板1_打地鼠

我爱游戏_掌控板_打地鼠

一、基本信息

作品名称 我爱游戏_掌控板_打地鼠

作者姓名 于飞

作者单位 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

教材名称 《慧编程》

教材类型 自编教材

教材简介 自编校本教材,作为学生自由选修课使用,丰富学生课程生活,打造“四力融合,课程改革”,符合其中创造力的学习。

执教年级 职业高中

课时长度 2课时

涉及器材 掌控板

涉及软件 mPython

文件清单 教学设计、配套视频、配套代码

二、作品内容

【硬件搭建】所需材料掌控板和数据线,用数据线将掌控板和电脑连接,选择已经连接COM接口,点击连接成功。


【作品功能】点击“运行”将程序上传到掌控版,初始时,变量score为50,屏第一行上会显示分数,界面上会显示你需按的内容(A、B、P、Y、T、H、O、N中的任意一个),你需要快速且正确的按下正确的按键或“金手指”(+10),这样才能得分并继续游戏。按错或是不按都会扣分(-1,扣分的速度很快,就是游戏刷新的速度)。当分数小于0时,游戏失败,分数大于100时游戏胜利。


【教材与学情分析】:本课是《慧编程》的第一节课,这些学生在上一学期已经完成了scratch的基础学习,对于逻辑语句的使用已经没有障碍,但是没有接触过市场上的编程外设,所以带来这样一个基础外设-掌控板,我使用盛思的配套软件mPython作为教学软件,期中的数据类型是学生在scratch中没有接触过的,这里为了减少变量的使用会增加字典和列表的学习,本次课主要用于这些学生初识掌控板,学会使用编程外设,设计的“见面课”,通过对经典游戏“打地鼠”的改编,制作了一个可以独立在掌控板上运行的小游戏,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这款外设,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编程兴趣班学生,学生人数40人以上。中职类学生相对普高来说数学和英语的基础素质较差,所以选用这样一款图形化编程软件,上学期有过scratch的基础,搭配掌控板可以实体操作,相信这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,真正的做出一款小游戏,重拾自信。

【学习目标】:1.认识mPython和掌控板。

2.掌握mPython中连接掌控板设备的方法。

3.实现并体验外设运行脚本的区别。

4.实现触控的判断,显示图形。

【学习重难点】

重点:1.了解mPython和掌控板。

2.掌控板显示屏的文字显示。

3.变量需要转换为文本才可以显示在屏幕上(分数)

难点:掌控板显示屏显示矩形坐标和字母坐标的却别,如何使二者重叠在一起。

【教学资源】:学生机房、电脑一人一机、掌控板六人一块、 学生机与教师机局域互联并安装mPython软件;成品体验。

【预设流程】

环节一、认识掌控板

教师活动:介绍掌控板,主要介绍屏幕和按键(和金手指),实现制作按下a、b、p、y、t、h、o、n按键,在屏幕的第一行会显示对应的字母(教室板和学生板已经提前预烧程序)


学生活动:学生小组内传递观看掌控板,并体验小程序。

环节二、认识mPython

教师活动:教师端打开mPython软件,并连接掌控板演示操作,将上一环节的程序作为demo,演示烧录过程。接着,将这个demo删除,重新制作,在制作的同时讲解模块作用,并联系scratch软件,由于学生对scratch有一学期的学习经历,联系讲解会方便理解记忆,制作完成。再次烧录,将整个流程展示给学生看一遍。取消教师端控制,让学生自己操作,并巡查学生制作过程。

学生活动:观看教师演示整个demo制作过程和烧录过程,在可以操作时,自己操作制作烧录,体验mPython软件和掌控板外设。


环节三、显示矩形和字母

教师活动:进入主题,播放“掌控板_打地鼠”演示视频,视屏中字母的出现,外面都有一个矩形边框。

抛出问题“如何绘制大写字母?如何绘制边框?如果出现视频中的效果?”

讲解坐标(x,y),如图所示,左上角为(0,0)点,横向为x轴,最大为127,纵向为y轴,最大为63,那么右下角的坐标为(127,63)。


通过几轮的测试,得出将空心矩形设置为w:15,h:15的空心正方形,坐标实际为矩形左上角,大写字母,字母的x做标要比矩形向下移动5像素,恰好使得大写字母在矩形中间。


学生活动:学生在机位上观看学生端教师演示,观看结束后自主制作,编辑脚本,上传到掌控板,实现空心矩形包含字母。


设计意图:让学生理解外设掌控板的坐标与scratch直角坐标系的区别,并为摸个点添加图形或字母。会使用“显示”模块的语句来绘制图形,理解矩形图案的位置(x,y)是指矩形的左上角。

环节四、熟悉初级列表,并在列表中添加元素

教师活动:使用mPython软件新建列表,用于存储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显示的大写字母。列表功能在上学期的scratch学习中学到过一些初级的内容,今天的内容(新建列表,并为列表添加元素,在scratch中我们学过)就算是复习吧!

教师在教师再次播放演示demo视频,使用功能教师端演示,定义列表“my_list”=a、b、p、y、t、h、o、n。列表中的元素序号是从0,开始计数的,比如:元素a对应的就是序号0,元素b对应的就是序号1,以此列推······


学生活动:自行制作,使得矩形框中显示的字母为列表中的元素。逐次显示列表中的元素,如果超出列表元素数量,系统将会报错,充分理解列表的元素和对应的序号。

环节五、将矩形框位置和字母位置设置为随机

教师活动:播放demo操作视频,让学生观察“地鼠”的运动,随机位置,随机的x坐标和随机的y坐标,但是一定要记住矩形的坐标是图形的坐上角坐标,记住矩形的款和高都是15,这样在设置随机范围时就可以避免“地鼠”移动到屏幕以外的bug发生。

X范围设为0-100,y范围设为0-45。

抛出问题,可以为稍后的分数留下空间,那么该如何设置x和y的随机范围?


学生活动:观看教师操作,制作出随机位置,使用“一直重复执行”语句,矩形和字母一起在屏幕中乱跳,但是一直都在屏幕中可以显示,说明坐标范围没有问题。

环节六、如何判定成功和成功后的处置方法(下一次随机位置和内容)

教师活动:教师端演示,使用“如果···那么···”语句对使用者的操控进行判断,每一次随机的范围都是相同的,所及新建函数(这个在scratch中接触过,叫做“自制积木”,类似的)。,制作出8个并列的“如果”语句进行判断。

添加变量score用于分数统计和显示,并显示在屏幕的第一行。


学生活动:观看教师操作,制作“如果”语句,显示变量分数score在第一行,编辑脚本,烧录测试,修复bug。

设计意图: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,你的优势就是想到别人想不到的。

【拓展探究】

教师活动:提出问题,“是否可以改变随机位置,改为固定位置?例如随机到那个字母就让矩形和字母显示在临近按钮的位置上?”

解决方案:随机元素有8个,上面2个,对应左上角A和右上角B两个按钮。下面6个,将屏幕底边平津分成6分即可。分别对应p、y、t、h、o、n。

学生活动:第一类:根据老师体提出大方案制作,计算每一个字母对应的位置;第二类:自己理解老师布置的任务,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对应的位置。

【交流总结】

教师活动:请每一组出一个代表,展示并说明自己的作品。

学生活动:

设计意图:小组之间互相对比,各有不同,相互学习。通过每隔代表的介绍,可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,梳理了整节课的知识重点。

【教学反思】

不足:游戏功能设计的过于简单,虽然强调的学习的知识点,但是娱乐性不够强,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思考一些实现容易且娱乐性突出的小游戏。

优点:自己制作的小程序可以脱离电脑独立运行,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,通过两节课的学习,学生可以制作出一款“带得走”的小游戏,这样看的见,摸得着的成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让他们变得更佳愿意上课,

附件:





4

点赞

2255 次阅读1 条评论4 人赞
1条评论